新闻资讯

Labubu爆火背后:盗版产业链猖獗与法律风险警示

2025/6/18 10:07:47 人评论 次浏览

2025年,泡泡玛特旗下标志性IP Labubu凭借其独特的锯齿尖牙与“丑萌”造型风靡全球,掀起多国抢购热潮。然而,其火爆的市场表现也催生了庞大的盗版产业链,从中国义乌、东莞到海外社交平台,高仿与劣质仿品泛滥,甚至衍生出“假货文化”,引发行业与法律层面的广泛关注。


盗版产业链猖獗:高仿与劣质品充斥市场

Labubu正版玩具的稀缺性与高溢价(二手市场普通款炒至200元以上)刺激了仿制市场的野蛮生长。国内义乌、东莞等地出现大量盗版生产线,主要分为两类:

  1. “一比一复刻版”:高度模仿正版造型,售价60元左右;

  2. “低价劣质版”:做工粗糙,价格低至十几元,甚至出现“Lababa”“Lagogo”等擦边球名称。

部分商家已售出数万件仿品,而海外社交平台上的“Lafufu”(假货代称)文化进一步助长了灰色贸易。此前,宁波海关曾查获近2万件盗版Labubu盲盒及毛绒玩具,侵权货值超18万元。


监管重拳出击:义乌市场盗版Labubu遭严查

6月初,一则“义乌市场Labubu一夜之间全部下架”的帖子引发热议。据称,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正严打盗版,要求商家必须获得正版授权方可销售。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,对盗版行为一贯采取高压打击态度。


法律风险:侵权最高可判无期徒刑

Labubu的著作权归属创作者龙家升,泡泡玛特通过授权获得商业开发权。该公司已在国内注册近2200件“Labubu”“拉布布”相关商标,并完成多项版权登记,法律权属清晰。


盗版行为可能面临四重法律责任:

生产和销售仿版Labubu的行为,严重损害了正版厂商的合法权益,扰乱了市场秩序。
律师指出,未经许可、授权,生产、销售盗版Labubu将面临四重侵权责任:

  1. 著作权侵权:仿制Labubu形象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,违法所得超3万元即可刑事立案;

  2. 商标侵权:使用相似商标或销售假冒商品,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;

  3. 不正当竞争:仿冒名称、包装等混淆行为违反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;

  4. 消费者欺诈:若以假充真,商家需承担“退一赔三”责任,并面临行政处罚。

若盗版规模巨大、情节严重,责任人最高可被判无期徒刑。


Labubu的爆火折射出潮流玩具市场的巨大潜力,但盗版乱象不仅侵害原创者权益,也扰乱市场秩序。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避免助长灰色产业链;而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合力打击,将是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。

无二维码-logo商标服务.jpg天津微信二维码5.jpg

栏目类别